首页

足踩踏

时间:2025-05-24 04:49:26 作者:开放合作与数智赋能:北京这场峰会,向世界传递信心 浏览量:65703

  【新亮点】

  ◎本报记者 付毅飞

  1月11日,“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送入轨道。这是该型火箭在18天内连续第四次发射成功。

  记者从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了解到,最近一年来,快舟系列火箭创造了“8战8捷”的发射佳绩、7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长程热试车考核、可重复使用技术试验箭完成垂直起降试验……“快舟”正在用“创”的思路和“闯”的势头加大发力商业航天产业,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0年,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快舟火箭产业园正式投产。面对我国日益旺盛的商业卫星发射需求,火箭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中游角色,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速快舟火箭由“零售”向“批产”转型,用创新为区域航天产业发展“闯”出增量。

  该公司通过打造通用化、模块化批产制造方案,钻研轻量化、标准化星箭适配方案,用高性价比的“货架式”成熟供给模式,吸引了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逐步聚“链”成“群”。

  在快舟火箭近一年实施的8次发射任务中,有5次执行的是“天目一号”星座批量发射任务。该星座的总装集成单位就位于快舟火箭产业园对面的卫星产业园。相隔不到百米的距离,给任务沟通协调、星箭联合试验等带来了极大便利。这样的“群友”合作模式,成为区域航天产业发展的优质范本。

  分属孝感航天产业片区的江北公司、红峰公司等传统航天企业,也通过“结缘”快舟,纷纷开始在商业航天领域施展拳脚。

  在深耕固体火箭领域的同时,快舟火箭正跻身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新赛道。火箭公司与湖北省联合成立航天液体动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陆续打造液体发动机冷态试验和热试验能力,各项关键技术验证正稳步推进。

  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分属孝感航天产业片区的红阳公司和分属宜昌航天动力产业片区的江河公司、分别参试快舟液氧甲烷发动机、垂直起降演示验证等任务的系统热试车、关键系统配套等环节,逐步涉足液体火箭领域。传统航天企业通过“快舟方案”被赋能多元发展动力。

  立足固、液运载火箭技术,火箭公司正在结合区域内航天、船舶、机械制造和激光等资源,推进产业创新,建立多元、敏捷、垂直的产业链体系。

  2023年6月9日,“快舟·锐科激光”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和中国激光两大IP成功联手,激光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快舟多款新型号火箭研制。

  近年来,快舟火箭多型号研制任务并行,零部件、工装和工艺加工需求直线上升。对此,武昌船舶重工、华夏精冲等多家传统产业企业,纷纷以承揽工装加工、工艺焊接等工作的方式加入航天“朋友圈”,并通过完善航天质量文化和打造航天工业标准,推进自身产业升级。

  快舟火箭开放融合的产业思路正逐步辐射更大区域。湖北荆州、襄阳多家企业也承担起快舟部分新型号外协配套工作。河南省一家器械制造企业通过参与快舟某关键技术验证任务,如今已开始面向社会批量承揽某部组件制造任务,同时将航天质量精神作为重要企业文化。快舟火箭正在“以辐射带聚集”,推动更多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编辑:房家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山海经》拓宽美育视野 “关爱成长 点亮希望”公益活动启动

(三)驾车行经积雪、结冰路面务必减速慢行,时刻注意前方车辆和路口、路侧行人,与前方和两侧车辆保持较大安全距离,正确使用灯光,减少不必要的并线、超车,转弯时适当加大转弯半径,不猛打方向,确保行车安全。

局长为女婿量身定制方案,套取国家奖补资金,被通报

7月27日,2024年京港青年创新发展交流会在北京亦庄举办,数十位香港青年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体验无人驾驶,与智能机器人互动。

国家统计局: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包容的全球化,是要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搞发展模式的单一化,摒弃损人利己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我为今年参会准备了6份建议,都是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形成的,这些天一直在忙着修改完善。”宗强已在信息化服务行业深耕33个春秋,他告诉记者,今年的建议主要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农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安全监管、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等方面。

俄侦查委员会:莫斯科恐袭遇难人数升至115人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宝胜表示,县域现代化发展考验着主政者的治理水平,对于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县而言,治理的意义更在于高质量发展。柯桥立足现代纺织产业实际,牢牢把握住了产业、市场、科创等优势,同时将深厚的文化、优厚的政策等作为发展“底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